大丰农场职工滕永恩:长期承包是胶工的福音
栏目:橡胶市场 发布时间:2008-10-08
   今年8月8日,是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日子,也是大丰农场10队职工滕永恩女儿滕玲玲出嫁的大喜日子。

  “说起来,这还是长期承包促成的一对姻缘呢。”老滕的妻子陈桂丽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告诉记者,他们原本已在老家南宁生活了13年,是农垦的长期承包政策,把他们吸引回来。没想到,这一回来就不走了,还把女儿嫁在了农场。

  滕永恩说,他和弟弟滕永念是1988年来到大丰农场并成为割胶工的。但当时割胶的收入每月只有二三百元,实在养活不了全家。1995年,父亲病重,他们携妻带子回老家探亲,就再也没有回到农场。这些年他们在广西的煤矿挖煤,条件艰苦又有危险,每年赚七八千元,勉强维持生计。

  “今年初,队长打电话通知我们说,农场要进行胶树长期承包,问我们想不想回来,当时我们确实还犹豫了一阵子。”滕永恩说,他们的老乡也劝他们别回来,说恐怕这不会是真的,因为以前也搞过承包,最后都不了了之。

  但队长反复强调说,这次确实是真的,因为全农垦都在搞了。于是他们便带着全家回到农场,按第三批承包的政策竞了岗。一开始,他们也没抱太大期望,心想每月有1000来元收入就满足了。

  第一个月上岗晚,滕永恩的收入是900多元。但到了第二个月,滕永恩不敢相信这是真的,扣除生产成本和保险费,纯收入有2850元。而那些第一批竞岗的职工,有的达到六七千元。

  滕永恩还准备在胶林里建养猪栏,用猪肥给橡胶施肥,希望也能达到

  高产户那样的收入。

  “以前农场没有吸引力,大家都想着往外跑。现在农场有希望了,大家又争着要岗位,这就是变化。”滕永恩说,他们重新把农场当作自己的家。

  滕永恩说话的当儿,他的邻居青振嫦也来插嘴说,她去年全年的收入才1.5万元,今年5月是4100元,6月是5000元,7月也是5000元,3个月就快赶上去年一年的收入,真的没想到长期承包的政策会这么好。

  “没有这个政策,我不可能有钱把儿子送到深圳去读书。”青振嫦一边说着,还一边擦眼泪。

  “有很多年没有割胶了,手有些生疏。现在每天都抽空练习割胶,希望尽快提高技术。”滕永恩说,长期承包,真的是胶工的福音。他表示以嫁女为证,现在真的以场为家,以队为家,再也不会走了。(记者 孙乐明) 

 


【版权声明】本网部分文章、图片,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秉承互联网开放、包容的精神,本网欢迎各方(自)媒体机构转载、引用本网原创内容,但要严格注明来源”中国天然橡胶协会”;同时,本网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,如发现本网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,烦请将版权疑问、版权证明、联系方式发邮件至trxjxh2008@163.com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。

Baidu
map